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4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305X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案例式教学法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学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前的重要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更要具有扎实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多年的内科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单向的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不能在课堂中发挥主体地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虽然考试成绩尚可,但临床思维综合能力明显不足.加之中医附属医院临床科室不健全,各科病人病种单一,学生在学习内科学理论课程后,无法正常开展临床见习,这使得内科学的学习......
作者:余臣祖;马燕花;付伟;何华;武燕;李应东;刘延祯 刊期: 2011- 05
-
穴位融合三维数字化虚拟人的开发及辅助腧穴解剖学教学初探
传统的腧穴解剖学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将穴位立体构筑理论融入腧穴解剖学教学,并融合数字化虚拟针灸人的新科研成果,将对针灸腧穴解剖学教学给予积极的帮助,并为人体经穴解剖教学绿色环保课堂教学带来有益探索.......
作者:姜俊;邵水金;张黎声;张建华;于波;毛根金;牟芳芳;郭春霞;国海东;严振国 刊期: 2011- 05
-
针灸文献教学中应用Web2.0实现教育2.0的初步构想
2004年出现的Web2.0引发了人们对教育领域的思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协作学习”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的教育模式被提出并类比于Web2.0而称为教育2.0.在以往网络教学的基础上,针灸文献教学可进一步借助Web2.0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实践教育2.0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作者:王静;徐平;张潮;虎力 刊期: 2011- 05
-
导入与启发相结合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功效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是中医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由于中药学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给中药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药味众多,容易混淆,难以记忆,很多同学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作者:袁颖;何世民;金素安;郭忻 刊期: 2011- 05
-
基于实验针灸学自主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探索
传统的实验针灸学验证性实验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培养学生自主设计科研课题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激励学生勇于创新为目标,自2006年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的探索与实践.从自主设计性实验课的准备和实践等方面介绍了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实践表明,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育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作者:嵇波;张露芬;朱文莲;卢峻;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 刊期: 2011- 05
-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师资接力团队;转变教育理念,修订课程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教学模式;强化精品教材意识,提供适用教学改革需要的知识载体;丰富网络资源,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加强教学管理,形成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总结了我校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效,提出了今后仍需努力的目标.......
作者:李净;王键;周美启;沈津湛;李玉梅;吴元洁;刘晓丽 刊期: 2011- 05
-
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色与课程改革
人文社会科学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建设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特色,不能适应中医药事业和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医药高等院校应把特色研究和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尽快将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医药文化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
作者:贾喜平 刊期: 2011- 05
-
经典课程与其他中医课程相关性的研究
现代中医教育除开设经典课程外,还开设现代模式的中医基础课程和中医临床课程.关于经典课程与中医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关系的探讨,现有研究多以理论探讨或临床经验为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揭示经典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的研究少有发现.......
作者:杨振宁;徐文超 刊期: 2011- 05
-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的研究与实践
界定了校园规划的概念,并指明了校园规划的意义.从可持续发展和空间扩容2个角度具体探讨了当前校园规划发展中的几种主流趋势.分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成果和现状,提出新阶段校园规划的设计思路.......
作者:黄维锋;邬国强;李或;杨苏 刊期: 2011- 05
-
德尔菲法、优序图法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环节,决定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价,对高校的发展,特别是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一鸣;乔旺忠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不同人群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结合师承教育模式的问卷调查分析
- 2 中医伦理学思想实质之探讨
- 3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
- 4 经络腧穴学实训教学方案的改革与设计
- 5 医院卫技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
- 6 对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 7 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 8 《中医教育》对摘要的编写要求
- 9 对针灸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诊疗思维能力的培养
- 10 大学生体育学习方法的研究
- 11 中医外科学有关理论问题的认识
- 12 中医院校解剖学教学改革探索
- 13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衔接培养的实践初探
- 14 自我评价教学模式在护理实训智能模拟教学中的应用
- 15 中医本科医学生定向实习优势初探
- 16 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 17 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重构思考
- 18 中医诊断学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 19 关于加强中医老年康复护理人才培养的建议与思考
- 20 临终关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