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4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305X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医教育杂志2001年第6期文章
  • 中药专业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广义的素质概念的重点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时代的呼唤,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低年级开始,因为这一能力的形成必须要从一点一滴开始,需要经历不同层次的磨炼并在实践中体验才能获得.为此,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中,开设了设计性实验,目的是籍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将以往教师布置学生如何做,改为现在的学生积极思考,动脑动手,根据有机化学......

    作者:赵骏;张艳军;于虹;胡淑敏 刊期: 2001- 06

  •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布鲁纳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教育学思想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与传统文化的结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西医学生来说,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等难于理解和接受.笔者在多年的中医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关于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科结构等理论,对大专生和本科生的中医学教学进......

    作者:黄文权;罗羽 刊期: 2001- 06

  • 浅谈中药化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中药化学课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学生在学完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强,实验技能要求高,理论与实验紧密相连的专业课,因此可以说,仪器分析和有机化学两门课是中药化学课的基础.针对中药化学课内容多,学习难度大的特点,笔者试用了下列一些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以下就是笔者在中药化学课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徐艳春;郭亚健;石任兵 刊期: 2001- 06

  • 关于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

    1新世纪呼唤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1.1现行中医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科学已延伸至包括人文、社会、心理、数学等在内的多学科领域.在当今知识激增的信息时代中,中医药的发展却受到强大的冲击,它难以迅速吸收、容纳并利用丰富的信息及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以谋求自身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除了中医理论体系自身的缺陷外,另一关键的问题是在人才培养上中医教育模式的滞后性.......

    作者:王利敏;陈家旭;赵精一 刊期: 2001- 06

  • 论温病学的研究借助模糊数学的可行性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其在指导温病临床诊治中成效显著,但作为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医理论方法的局限性.目前已潜伏着对其发展不利的诸多因素而使其陷入困境.借鉴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在寻找温病学现代化的出路上,引出自然科学中的模糊数学,试图从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的方向研究温病学,以促使温病学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刘兰林;张辉 刊期: 2001- 06

  • 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办学模式的思考

    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56年,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开办了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这是我国中医药教育兴起的重要标志.此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建立了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教育蓬勃发展.40多年来,中医药高校培养出大量的中医药专门人才,使古老的中医药在现代社会里空前繁荣.可以说,高等中医药教育创造了奇迹.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原有的办学模式面临着很......

    作者:武锋 刊期: 2001- 06

  • 关于开展预防医学社区实践的思考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学的任务也从疾病的治疗预防转向健康促进.在人均寿命延长的同时,人们更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高度专科化的现代医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适应这一转化,医学教育的内容以及对医学生的培养要求也须有相应的转变.从环境-人群-健康的观点出发,医学院的毕业生既要学会治病,又要学会防病、开展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工作.......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01- 06

  • 浅谈中医药院校留学生的德育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日渐增多.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原来那种来华参加短期中医药知识培训或单纯参加针灸进修的格局正在被来华系统学习中医,攻读学位的状态所打破.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留学生思想工作,笔者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谬误之处,以期指正.......

    作者:郑晓玲 刊期: 2001- 06

  • 论中医伦理教育的连续性

    医德品质是医务人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在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职业特点的道德品质.尽管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有自觉认识和自由选择的能力,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却始终受到传统习惯、社会舆论、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具有一定的反复性.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决定了医德教育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作者:王平 刊期: 2001- 06

  • 临床教学医院的医学伦理问题刍议

    伦理学是人们用来改造和培养自身道德品质的一门`科学.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伦理学的一般原理、原则为基础,以医学科学和临床医疗过程为具体内容,以实现进步的道德义务为目的.教学医院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场所,它肩负着医、教、研三个任务,医学生不仅要在这里学会诊治疾病的技能,还应在这里培养出良好的医德,故教学医院的风气以及老师、护士、管理人员的道德品质如何,都会对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正在逐渐形......

    作者:邓高丕;曹利平 刊期: 200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