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4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305X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医教育杂志2003年第5期文章
  • PBL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探讨

    学校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地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在终身的事业中不断地学习.几十年来,美国、加拿大、芬兰、澳大利亚等部分医学院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实施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

    作者:李文 刊期: 2003- 05

  • 针刺镇痛作用途径的分析

    开设实验针灸学这门课程以来,笔者一直担任这门课程的主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的体会到,针刺镇痛作用机理的讲授,如果从镇痛的作用特点和作用途径分析入手,则更有利于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加深记忆.为此,在经过十几年探索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经验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袁红 刊期: 2003- 05

  • 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长期以来,临床教学中学生多、病材少的矛盾一直很突出,而且由于临床教学客观上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病人常常不很好地配合.......

    作者:刘建博;刘小虹;罗日永 刊期: 2003- 05

  • 大力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名医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为行业内外公认的医学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有相应社会影响和知名度的临床专家.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历代名医为中医药学的进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业绩.......

    作者:李振吉;贺兴东;王明来;洪净;濮传文;张为佳;徐金香;陈梦生 刊期: 2003- 05

  • 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学习是大学生基本、重要的活动;学业成就是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终结果,是大学生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

    作者:罗祥云;佟晓辉 刊期: 2003- 05

  • 关于创建中医药院校青年志愿者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

    目前中医药院校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和发展,受到教育经费短缺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如何全面有效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是所有高等中医药院校所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作者:陈经宝;陈雁;钟筱华 刊期: 2003- 05

  • 培养高层次中医儿科人才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出生率都大幅度下降,突出表现在儿童总体人数的下降,这一点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儿童总人数的下降也使整个儿科都面临就诊人数下降,经济效益下滑的严峻局面.而中医儿科的处境就更加艰难,因为中医儿科大部分医疗设施简陋,规模较小,与西医相比,竞争力不足.因此,中医儿科的处境就更加艰难.......

    作者:徐荣谦 刊期: 2003- 05

  • 论中医现代化思想在中医教学全过程中的贯穿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历数千年而不衰,充分显示了其存在的科学性和价值.......

    作者:梁尚华;童瑶;徐竹林 刊期: 2003- 05

  •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各地中医学院的相继成立为标志.经过40多年的发展,由近30所(包含3所民族医药院校)高等中医药院校、20余所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和商(农)学院开办的中医药系或专业为骨干的院校教育,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体系,部分中医药院校设立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作者:王中越 刊期: 2003- 05

  • 开展中医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

    社区医疗的改革,使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进入我国,这给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带来新的课题和新的机遇,要使中医学在社区医疗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医学的教育领域必须有所作为,本文仅就开展中医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一初步探索.......

    作者:姜建国;郭栋 刊期: 200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