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4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305X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医教育杂志2000年第5期文章
  • 中医肿瘤学的开设与教学改革

    为了肿瘤临床治疗和中医教学的需要,我院内科教研室从1999年开始对本科班的中医内科学的肿瘤篇章进行了教学改革.将本书的肺癌、肝癌及传统的与肿瘤相关的噎膈、积聚合成肿瘤专章,由附属医院肿瘤科的临床专科医师作专篇(如同肺系、心系疾病样)讲授.其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各论及临床实践3部分.99年度在我院中医系97级4个本科班进行了讲授,受到了广大学生们的欢迎及好评.现将该课的开设及教学改革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杨新中;李金彩;熊裕家 刊期: 2000- 05

  • 中医临床基础学学科建设的探讨

    我院于1999年年初将伤寒温病教研室与金匮要略教研室合并,组成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本文通过对其现状分析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何赛萍 刊期: 2000- 05

  • 中医妇科学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本文结合我科多年来临床带教的方法和经验,拟从3方面对中医妇科毕业实习教学方法作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邓高丕;叶敦敏;张玉珍 刊期: 2000- 05

  •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实践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中药制剂分析课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开发,提出了4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提问自学(查文献)考试(回答问题)讨论(总结).实践证明,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的这4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张兰珍 刊期: 2000- 05

  • 计算机应用课程中学生再学习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我校研究生的基础课,其目的是通过对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使用,以提高工作的适应力.一般来讲,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大多针对某几种软件的使用,时效性强.如果仅仅针对具体的操作教学,学生面对新的软件将会无所适从.所以,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目的不能局限于记住某种软件的某些知识和操作,而应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再学习的能力.......

    作者:杜清 刊期: 2000- 05

  • 试论中医临床教学的智能培养

    当前,我们的中医高等教育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基本是三个阶段,即基础课阶段、临床课阶段和生产实习阶段,而传统的教育思想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又是重知识轻智能,这就致使教学目的与实际的教育质量的离差增大,特别是临床课阶段,对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很有必要对临床教学中有关学生智能培养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刘烨 刊期: 2000- 05

  • 期刊编辑在三维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科学技术期刊是报道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积累和提供科技情报的重要手段,是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工具.在人类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期刊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面临新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发展,由于社会对期刊的普遍重视,科技期刊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人们对期刊的需求在增加,期刊的数量也在扩大,因此,对期刊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作为一名期刊编......

    作者:周蕾 刊期: 2000- 05

  • 大学生素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从目前大学生素质的现状来看,可谓喜中有忧.虽然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总体上有较大的提高,但也还存在许多薄弱方面,有些问题甚至还相当突出.......

    作者:陈刚;刘军 刊期: 2000- 05

  • 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十分重要的又是基本的教学建设,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理应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在此,谈谈我们近年来有关这项工作的做法和思考.......

    作者:胡永年 刊期: 2000- 05

  • 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下)

    2.3教育管理观念的改革2.3.1树立教育多元化观念,树立高等学校是办学主体、教育主体的思想......

    作者:廖雅琪 刊期: 200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