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4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305X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医教育杂志2018年第6期文章
  • 中药学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建设

    中药分析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分析的一门学科[1-2].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中药分析学在中药研究领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中药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熟悉常用中药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和红外光谱技术等,并用于中药质量分析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价格昂贵的大型......

    作者:李婷;丁越;李玲;张幸;张彤 刊期: 2018- 06

  • 基于微课的中医药高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是新时代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拓展国际化视野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直接服务于中医药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尽管大学英语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基本实现了多媒体集中授课和学生视听说网络自主学习的结合,但是随着大学英语公共课程教学课时的压缩,学生对于个性化学习要求的提高等新情况的出现,现行教学模式的缺点日渐突出.如: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灌输式......

    作者:叶青;王珊珊;赵霞 刊期: 2018- 06

  • 不同类型课程对分教学法应用比较

    目的以对分教学对预防医学和医学统计学两门课程进行教学,探讨不同类型课程对分效果及价值,从而为细化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积累经验.方法选择我校同一专业2个平行班,分别采用对分课堂法进行预防医学和医学统计学教学,同时以另外2个平行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调查,并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教学相比......

    作者:韩晓春;王媛;王成岗;崔宁;王东芳;井珊珊 刊期: 2018- 06

  • 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多维建构

    人才培养质量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与评价标准的重要考量,是教育质量观根本性体现.中医药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再议,是对人才培养质量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又一次求解,也是进一步厘清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应然诉求,为专业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提供参照与启示.......

    作者:李姗姗 刊期: 2018- 06

  • 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改革解剖学课程成绩 评定体系的探索

    1形成性评价的背景分析1.1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是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斯克里芬教授在《评价方法论》中提出的.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形成性评价的关键是反馈的作用,它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1].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作者:孙红梅;盖聪;王媛媛;李德伟;任恩发;郭振宇 刊期: 2018- 06

  • 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点人才 培养优劣势分析及改革建议

    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与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和不足,大型综合性医院平台优势和西医科室的平台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中医学科规模小、资源投入不足、中医病种局限性、中医氛围差等劣势和不足.通过对优劣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在院内深入建设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并发扬师承教育、在院外联手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协同培养等改革建议,以期培养出既具有中医传统思维又具有临床实用性的中西医结......

    作者:赵盛云;张杰 刊期: 2018- 06

  • 高等中医药院校实施师承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师承教育是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医药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将师承教育贯穿院校教育始终,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院校需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强化师承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师承教育改革,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打造示范群体,立足长效常态,完善师承制度保障措施.......

    作者:宋柏林 刊期: 2018- 06

  • 中医药高等教育传承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医教协同、深化师承教育政策的颁布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从人才培养的角度,通过对中医思维培养、院校与师承教育的结合、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影响中医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的思考,介绍了我校在思维传承、技能传承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力 刊期: 2018- 06

  • 医学院校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压力现状研究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推动了卫生法学专业的发展.自1996年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后并入东南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卫生法学专业以来,多数医学院校设置了卫生法学专业或卫生法学方向,极大地推动了卫生法学教育的发展和卫生法律人才的培养.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设立时间短,各高校在该学科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均不统一,学生们也由此产......

    作者:马韶青;郭斯伦;汪旸 刊期: 2018- 06

  • 护理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考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中外合作办学不但可以直接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优秀师资,还可使我们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与重要性,确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作者:王思婷 刊期: 201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