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4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305X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医教育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中医英译中形合意合的转换

    语言学和翻译学普遍认为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形合与意合反映了中文和英文两大语言体系的差异.中医虽然是中国传统医学,但中医的语言却具有文学的色彩,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学文辞古雅、行文简练的特点.因此,在中医汉译英时,应该十分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合和意合上的差别.......

    作者:曾凡;丁年青 刊期: 2017- 06

  • 对分课堂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针对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普遍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在中医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引入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讲授、吸收、讨论3个环节,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介绍了此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并结合中医学基础的课程特点对实施方案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为对分课堂引入到中医课程的教学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作者:田甜;徐雅 刊期: 2017- 06

  • BOPPPS教学模式下中国医学史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目的探索能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方法以2016级中医各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专家、督导团教师评教和前测、后测、小组讨论评学两条途径,了解BOPPPS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结果从B、O、P、P、P、S这6个环节设计的教学模式获得学生、专家、督导团教师认可;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知识掌握良好、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加强.结论BOPPPS教学模式下的中......

    作者:刘琼;杨云松;李成年;王玲 刊期: 2017- 06

  • 类证串讲法结合案例教学在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病证复杂、内容广泛,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普遍反应理解记忆比较困难,不能将前后知识点的相关性、联系性融会贯通,更不懂得如何在临床中学以致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掌握中医内科各病症的关键知识点并能融会贯通、熟练应用,建立良好的临床辨证思维方法是本项研究的重点.以此为出发点,笔者尝试将类证串讲法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通过1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教学效果评价、总结如下.......

    作者:赵彦超;杨晔颖;苏励 刊期: 2017- 06

  • 基于不孕症教学的三明治教学法实践探索与思考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时代来临,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理念和学习过程等都悄然发生变化,仅仅依靠传统课堂授课已经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遑论帮助其迅速、高效达成学习目标.随着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现代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混合化、开放化和互动化等[1].本教研室从2012级中医学专业学生中医妇科学课程入手,通过三明治教学法的实践,探索符合现代中医药课堂教学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

    作者:崔轶凡;田岳凤;李培硕;李玮 刊期: 2017- 06

  •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文理科生在针灸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特点

    目的探讨针灸专业文理科生在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能力、课外活动情况、就业倾向等方面与文理分科的相关性.方法调查2010—2013级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本科生的各门课程成绩及社团活动情况与文理分科的相关性.结果在更倾向于记忆性学习的中医基础课程中文科生的优势较为显著(偏相关系数B为负值,P......

    作者:林栋;郑美凤;林丽莉 刊期: 2017- 06

  • 八年制医学生小组综述在外科教学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评价并能为教师教学质量反馈有效信息,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通过在西医外科学课程中阶段性地引入小组综述撰写与答辩的初步实践,依据问卷调查结果,提示小组综述在外科教学形成性评价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操作性强,符合形成性评价的核心内涵,是有效的教学评估手段,结合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

    作者:张少辉;张凡帆;刘宝清;杨成城;刘文娜 刊期: 2017- 06

  • 中医药院校在校生及毕业生对大学英语需求的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对大学英语的需求.发现在校生和毕业生均对通用英语显示出较强需求,但工具型动机表现明显;在校生通用学术英语需求较低,毕业生的需求相对较高,被调查者认为学术能力好通过专用学术英语培养;专用学术英语需求较高,被调查者希望英语教师从语言方面给予指导;不同层次医院毕业生对学术英语需求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正确认识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的关系,提高大学英语教......

    作者:徐立群;高梦 刊期: 2017- 06

  • 不同教龄阶段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例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探索切实可行的、能有效提升青年教师能力的途径,建立全面化、系统化、规范化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迫在眉睫,长春中医药大学对青年教师按照教龄分为入职适应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均采取各有侧重的综合措施进行培养和考核.通过这种阶段性的教学能力培养,青年教师不但提高了教学水平,而且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京丽;李春楠 刊期: 2017- 06

  • 生师互动对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质量的影响分析

    在梳理生师互动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CCSS调查数据,遴选学业成绩、深度学习、教育收获、在校满意度等反映教育质量的相关指标,将相关数据与生师互动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验证生师互动与教育质量之间的正相关性,提出了关于提高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师互动水平的相关建议,为中医类院校提升教育质量水平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作者:董淼;翟双庆 刊期: 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