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4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305X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医教育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美国医学院医德教育模式对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的启示*--以哈佛大学医学院为例

    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可以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带来启示。主要从医德及医学伦理教育环境、理念以及实施等方面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德及医学伦理教育机制特点。注重人文教育、创新教育方法、理论结合实践、加强师资和完善评价体系是我国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可以向其学习借鉴的成功经验。......

    作者:赵霞;艾路;张晓枚;陈宁;王曦# 刊期: 2015- 04

  • 基于服务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建

    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新媒体宣传的特点上,结合目前高校学生群体特点、成长成才及我校学生教育与专业特色,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创建并完善“杏林之声”微信公众信息平台,编制出各类信息与功能模块,涵盖与学生教育、学习、在校生活等密切相关的实用信息。积极探索和研究如何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与新媒体结合起来,立足思想引领,弘扬正能量,以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作者:李玮;李天罡;李阳;杜伟# 刊期: 2015- 04

  • 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探求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描述性研究和t检验。结果参加过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的同学与未参加过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的同学的在元认知因素、创造能力因素、心理承受能力因素、实践能力因素4个方面均具有差异性(P......

    作者:张小勇;范璐;王莹;高鹏;尹然;刘丹彤 刊期: 2015- 04

  • 硕士研究生金匮要略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金匮要略课程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是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是中医学其他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程。作为教学一线老师,我们对目前金匮要略硕士学位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观点,希冀与同行进行交流。......

    作者:张秋霞;高彦彬;邹大威;赵晖# 刊期: 2015- 04

  • 中医药高校研究生队伍科研执行力培养探索

    博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高校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中医药高校研究生面临现代生物技术、科研平台等多方面挑战,研究队伍成员逐年更替,较难形成具有稳定科研执行力的研究团队。基于团队多年研究生培养经验,从培养团队文化,调动主观能动性,继承团队科研习惯,制定激励机制等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具有稳定科研执行力的中医药高校科研团队。......

    作者:刘奇;邢文文;杜萍;张承舜;吕鹏;吴巧凤;尹海燕;卢圣锋;唐勇;余曙光 刊期: 2015- 04

  • 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的调查和思考

    目的:通过对全国中医儿科专家、毕业的中医儿科研究生和在读的中医儿科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现状,归纳导师及研究生们对研究生培养提出的意见、建议,为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新机制的形成献计献策。方法通过文献回顾、采用自制问卷,通过运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24名导师和236名研究生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结果导师从事中医儿科教育时间平均为25.75年,8类调查问卷从基本情况,科研、临床、学习、沟......

    作者:王俊宏;刘玉清;刘玲佳 刊期: 2015- 04

  • 以DOPS为主要工具的有效反馈法在中医内科学见习课程中的实践

    掌握中医“四诊”方法和中医病历书写是中医内科学见习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学生对于相应内容的掌握不少方面仍不尽如人意。对此,在通过见习课程中引入以诊疗技能直接观察法(DOPS)为主要工具的有效反馈法,即教师作为观察者,开展以单个学生为被观察者的四诊技能的有效反馈和结合交互式小组病历讨论配合有效反馈的实践。结果发现,该方法对于学生在临床技能实践中遇到的多方面问题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利于学生......

    作者:肖永华;任传云;王世东;孙慧怡;朱立;储真真;赵进喜 刊期: 2015- 04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针对临床医疗工作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特点,结合本单位实践经验,从思想上充分重视,在完善培训制度,建立合理的人员结构、实行切实可行的培训措施,严格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作者:陶琳;吴兵;沈晨;汪正芳;张秦;徐春军 刊期: 2015- 04

  • 中医学专业临床课程小组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中医学专业临床课程的教学是中医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采用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的小组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知识信息学习的主动性,突出了教师对临床知识讲授的掌控性,强化了学生的中医思维,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对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

    作者:田岳凤;王军;张俊龙;李玮;崔轶凡 刊期: 2015- 04

  • 《中医基础理论》的“肝为罢极之本”质疑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肝为罢极之本”,源自《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历代医家、学者对“罢极”的诠释虽然不尽相同,但大都认为“肝者,罢极之本”是指肝与人体运动及运动时耐受和消除疲劳的能力有关,而肝之所以能够在运动中发挥抗疲劳的作用离不开肝藏血和主疏泄的生理功能[1]。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肝在体合筋。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解释为:“筋的功能依赖......

    作者:屈乐;邓艳芳;宋亚南;蒋燕#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