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4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305X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医教育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中医针灸临床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策略

    在中医针灸专业中除了外语、医古文等课程外,大多数课程都与临床密切相关.自古以来临床实践就是历代中医师学习、研究中医学的重要途径.......

    作者:魏连海 刊期: 2006- 05

  • 中药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对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中药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了积极的探索.......

    作者:关枫;匡海学;王栋 刊期: 2006- 05

  • 中医药院校低年级学生中医思维方式建立问题的探讨

    中医学是在浓厚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现在的中医药院校学生是在现代科学知识结构中成长的,经过严格的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的熏陶,缺乏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甚熟悉,尤其是对中医的精髓,即中医的思维方法很难把握.......

    作者:王朝阳;睢明河;刘清国;马慧芳 刊期: 2006- 05

  • 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及其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二)

    5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5.1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它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与全过程的总和.......

    作者:翟双庆;高宝忠;袁宝权;王智瑜;林建平;刘振民;乔旺忠 刊期: 2006- 05

  • 金匮要略教学应突出特色

    多年来,常有人说,金匮要略与中医内科学在教学上多有重复,此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确实,从内容而言,二者都介绍内伤杂病的诊治,涉及的许多病证也都类同,如胸痹心痛、肺胀、中风、呕吐、黄疸、水肿、消渴、虚劳、痢疾、泄泻等等,也均述及脉症、治法、方药等.......

    作者:叶进 刊期: 2006- 05

  • 中医药博物馆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发源于人类社会对文化遗存的珍视[1].自诞生以来,其功能在初收奇藏珍的基础上不断扩展,终成为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为一体的重要的公众性社会文化机构.......

    作者:刘海全;裴立宁;秦佳佳 刊期: 2006- 05

  • 儒家仁爱思想与高等中医教育师德建设

    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经过2000多年,儒家思想文化对中国整个社会仍具有极大的影响.......

    作者:林晓峰 刊期: 2006- 05

  • 中医气功学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讨

    探讨和实践中医气功学教学方法改革已成为中医院校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中医气功的科学化、规范化意义重大.通过合理组织教学,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分析气功形式,科学选择功法;正确引导学生,严肃学风考风3个方面探讨和尝试,发现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对学生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和技巧方面,有明显促进.......

    作者:魏玉龙;路世才;王单一 刊期: 2006- 05

  • 温病学本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及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温病学历来是中医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作者:刘林 刊期: 2006- 05

  • 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路探讨

    开展非医攻博教育应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是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和医学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中医学高层次教育模式及长学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构建与完善非医攻博培养模式应做到以下7点:①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明晰培养定位;②明确阶段培养要求,完善与构建成熟的培养模式;③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规范的学位课程体系;④合理安排临床实践,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⑤实行中期考核制度,督导学生以优异成绩攻......

    作者:史亚飞;邱仕君;潘华峰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