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4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305X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医教育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中医案例教学实现若干关键环节的探讨

    案例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从教学意识、案例的编写、教师素质、学生能力等方面,探讨了目前影响中医案例教学实现的4个关键环节,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刘晓燕;郭霞珍;马淑然 刊期: 2006- 01

  • 大学生BMI指数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学生体质指数(BMI)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卑倾向问卷、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BMI分组调查.结果偏瘦组(BMI指数23)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性别、城乡差异对其有较大的影响(P......

    作者:金李君;陈文龙;林希 刊期: 2006- 01

  • 构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探讨

    从中药产权或行政保护现状及众多的不同观点入手宏观地分析了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在进一步梳理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原则与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中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为主,以中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中药知识产权行业保护为辅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议.......

    作者:万仁甫;严桂平;徐伟亚 刊期: 2006- 01

  • 中医药院校养生体育教学的思考

    中医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而其中的养生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与中医药院校教学的性质紧密相连,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服务应当是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郎健;李永明 刊期: 2006- 01

  • 中医文献检索课教学体会

    医学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得到普遍开设已有10余年,对于增强医学生的情报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中医药院校,学生不仅需要检索现代的医学文献,同时还要能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对于文献检索课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教学当中,如何能够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作者:郜峦 刊期: 2006- 01

  • 从课程角度谈中医专业思想教育

    1夹缝中的专业思想教育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医学,其形成和发展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但目前中医学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这种关系.中医是一个文科学偏重的学科,但高等教育却多从理科招生,这让习惯于逻辑思维的中学生突然面对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抽象性思维极强的专业术语而感到茫然,导致专业思想形成伊始就受到了阻碍.......

    作者:潘月丽;吕璐 刊期: 2006- 01

  • 中医内科学临床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探讨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医内科临床专业硕士的培养应有别于其他传统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我们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医呼吸病学方向)的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总结如下:......

    作者:张念志;李泽庚;季红燕 刊期: 2006- 01

  • 中医药研究生后现代教育发展与学科交叉的必然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整体水平与实力的综合表征,学科交叉是高校新学科生长点产生的源泉,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中医药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如何培养出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的研究生,一直是高等中医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要顺应形势,把握机遇,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学科交叉,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何迎春;田道法;易海华;吴新颖 刊期: 2006- 01

  • 对中专学校中药学教学方法改进的探索

    中药学是中医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方剂学和临床各科的基础,也是中医学从理论课走向临床课的桥梁.学习中药学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中药的性能、应用、作用特点和配伍关系,以便熟练地运用中药来防治疾病.但是教材中所载的药物较多,内容复杂,连惯性、逻辑性不强,讲授起来内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内容多,难以掌握,加之现在中专学校生源复杂,基础较差,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事中专中药学......

    作者:郝芬兰 刊期: 2006- 01

  • 深化中医专科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自1985年开始招收中医专科学生以来,先后开展了统招、并轨、对口、3+2分段制高职、五年制大专及成人高招等不同类别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教育,并对其教育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收效颇好.现就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并轨生)的教育改革实践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有助于把高等中医专科教育改革逐步引向深入.......

    作者:郭延东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