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4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3-305X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82-449
- 国内刊号:1003-305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形成性评价在七年制中医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是目标教学的重要环节.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应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根据教学目标,针对中医七年制专业,采用不同的方式将形成性评价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优化调节教学活动.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杜月光 刊期: 2011- 06
-
中医诊断学精品课程特色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基于经典内容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舌象教育素质平台、参与式交互式中医诊断学教学基地实验平台、自主式研究型中医诊断学教学基地学习平台.尝试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彰显课程特色建设在人才培养观念、模式、体制改革方面的创新性与独特性.......
作者:龚一萍;庞艳青 刊期: 2011- 06
-
基于我国临床中药师教育的几点思考
1培养临床中药师的必要性自古以来,我国医药不分家,医师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进行处方筛选、剂型设计,甚至亲自制备.但是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学科分工越来越精细,中医临床和中药生产逐渐脱节,医生只负责诊断疾病和立法处方,中药师只是在医院制剂室中负责药品调配,对于处方用药、剂量是否合理,药物间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问题不再关注,中成药及中药材、中西药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1].一旦出现此种现象,患者......
作者:王玥;吴嘉瑞;杜守颖;吴金英;刘月环;邢丹;肖瑶 刊期: 2011- 06
-
彰显中医药教育特殊性践行中医方剂学人才培养方式
中医药学具有鲜明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双重内涵,这就决定了中医药教育形式的特殊性.中医方剂学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应突出中医药教育的特殊性,据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进行了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保证和提高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李冀;杨天仁;李胜志 刊期: 2011- 06
-
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分析了新时期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及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指出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是新时期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要实现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必须坚持走改革与创新的道路,未来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体现适应与融合的时代特征;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并指出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政策调整的要求,更好地......
作者:高思华;翟双庆;罗祥云 刊期: 2011- 06
-
以五大平台为基点做好刘渡舟名家研究室建设
介绍了刘渡舟名家研究室的运行模式、经验总结以及建设成果,从学术继承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特色服务平台和文化展示平台入手,收集整理刘渡舟生平资料,整理出版《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建成运行“刘渡舟名家研究室”网站,总结宣传刘渡舟临证尤其乙肝证治经验,围绕刘渡舟方证相应学术思想展开科学研究,以期为同行项目的建设起到有益的示范作用.......
作者:王庆国;梁永宣;赵宇明;闫军堂;刘敏;陈萌 刊期: 2011- 06
-
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中医药人才,紧紧围绕农村基层医疗岗位对中医药人才的岗位技能需求,构建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公共课程职业化、专业课程特色化、实践课程岗位化、选修课程拓展化特色化课程模块.......
作者:盛红;王晓戎;王义祁;黄树林;梁枫;王璟 刊期: 2011- 06
-
C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提高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探索适宜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方法经过3年的传统教学法(LBL)与案例学习教学法(CBL)比较研究,跟踪调查教学与学习效果.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融合.结论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应用CBL教学法教学效果较好,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童红梅 刊期: 2011- 06
-
校外辅导员介入式职业教育机制初探
通过介绍以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级工商管理班为试点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引入校外辅导员介入式职业教育机制,并分析这一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索其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愿望、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舞台、大程度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方面的作用.......
作者:佟晓辉;王凤姣;郭振华 刊期: 2011- 06
-
浅议BB-课堂一个体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种教育与辅导相结合的教育过程.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与成才观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接受到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教育,确切地了解所选职业的特点、职业素质的要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他们事业上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端.......
作者:白俊杰;郭辉 刊期: 2011- 06
动态资讯
- 1 科学整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解读
- 3 在伤寒论课程中开展合作性学习方式的思考与实践
- 4 中医诊法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改革与体会
- 5 谈加快中药材栽培与加工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 6 读、背、讲、演--教师课堂授课水平的层次分析
- 7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弊端的成因及对策
- 8 试论中医专业本科课程建设
- 9 台湾中医教育现况与建议
- 10 谈内经课程的定位与授课方法
- 11 互联网+背景下中医教材App化的思考
- 12 医院对护理本科生和护理硕士研究生能力需求的比较研究
- 13 创建中药谱效关系学
- 14 谈医古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 15 基于APP的推拿学移动教学模式探究
- 16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课程教学之探讨
- 17 高等中医教育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 18 中药制药综合实验教程的探索与建设
- 19 坚持中医院中医药特色的实践与思考
- 20 高等院校扩招后大学生安全问题评价